いまも参列者による献花が続いています。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奢侈,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日常。文:見域CitiLens/張耕佾 圖:倪苑茹、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面對全球性的海洋廢棄物議題,除了從源頭減量或採取淨灘行動,許多藝術家正嘗試將海灘上的垃圾化作創作素材,為海洋廢棄物賦予新生命。
然而苑茹帶來了海玻璃再利用的提案,讓海玻璃不再只是櫥櫃裡的收藏品,而是能與各式物件結合的創作素材。」透過這個提案,苑茹以田野調查與個人感受為基礎創作出傳遞馬祖風情的拼貼掛飾,作品在線上引起本島人對馬祖的興趣。此外,體認到國內海玻璃創作形式尚侷限於編織首飾創作。接著在「初生」的金屬元素之上創造出「共生」,揉雜進保麗龍、漁網、塑膠瓶蓋、浮標等海廢垃圾,體現當代社會與海洋的失衡狀態。對於馬祖的想念與推廣海玻璃的熱情,更驅使苑茹在駐村隔年帶著不同計畫再訪馬祖。
她曾駐點「西尾半島物產店」,讓遊客開始關心腳下的海廢寶物。苑茹介紹,第一階段的「初生」表現出海洋原始、純淨的模樣,採用單一材質的黃銅形塑海浪滾動的有機形體。對此,聞天祥解釋,一部作品經過影展放映之後,可能還會有修改等狀況,金馬則會以「正式上映」作為完成時間。
此作透過片名所指的那匹紅馬,在尾聲達成相當動人的境界。對此,聞天祥解釋,從缺也好、不足入圍也罷,金馬賦予評審評選、決定的自由,要到達評審的入圍標準,才會投出選票。也因此,今年張作驥的《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與去年羅卓瑤的《花果飄零》單項入圍最佳導演的狀況再度疊合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評審認為《哈勇家》是導演陳潔瑤至今最成熟的作品,開展的層次也相當精彩。
而在本屆競賽出現大量不熟悉的片名,聞天祥認為值得興奮,除了推翻外界上半年對年度電影較為消極的想像,也說明金馬對於這些作品的重要性。不過,入圍14項大獎,成為此階段大贏家的香港電影《智齒》,也引發報名資格的提問。
至於聞天祥也展露對於《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的欣賞,表示此片是張作驥至今為止劇情最低限、稀薄的影片,但張作驥的功力,卻能夠將宛如生活的碎片,隨著電影時間的推薦,慢慢凝聚出對於家庭中的桎梏、責任、感情的接納與感受。而去年以《少年》入圍最佳新導演,今年交出《窄路微塵》的林森,是本屆最佳導演的最大遺珠。而《智齒》早已在2021年3月柏林影展就已經進行世界首映。對此,聞天祥解釋,從缺也好、不足入圍也罷,金馬賦予評審評選、決定的自由,要到達評審的入圍標準,才會投出選票。
此作透過片名所指的那匹紅馬,在尾聲達成相當動人的境界。Photo Credit: 金馬執委會提供第59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公佈記者會,左至右:吳念軒、曾敬驊、王渝萱、楊千霈攤開本屆入圍名單,共有3部影片獲得超過雙位數的提名,其中一部來自香港,兩部來自台灣,前者為鄭保瑞的《智齒》。此類狀況例子也非首見,金馬在檢視作品時,最晚的完成時間,就會以「正式上映」的時間做為判定。Photo Credit: 金馬影展再來是最佳導演的部分,聞天祥表示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情片達成非常清楚的共鳴,除了張作驥之外,其餘4位導演的作品皆入圍最佳劇情片。
不過,今年最佳改編劇本也出現特殊狀況,往年五部作品的入圍,本屆則僅有《智齒》以及《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入圍,換句話說,有三部名額從缺。張作驥用了最少的對白、精簡的角色,就達成了這部片子的成績。
不過,也有些片子並未走院線上映,聞天祥解釋,就是報名者自認完成,就能來報名,不過從上述所言,報名之後,就不能重複報名。後者為柯孟融的《咒》以及詹京霖《一家子兒咕咕叫》。
表示金馬執委會不會對評審做出任何指導,討論的結果就是結果,金馬從來不會因為性別、主題對於作品做出加減分。今(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於9月27日下午舉行入圍名單發布記者會,並由金馬58最佳女配角王渝萱、金馬56最佳新演員入圍曾敬驊共同揭曉名單。對此,聞天祥解釋,一部作品經過影展放映之後,可能還會有修改等狀況,金馬則會以「正式上映」作為完成時間。《智齒》、《咒》與《一家子兒咕咕叫》,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今年報名影片共計457部(劇情片60部、動畫片3部、紀錄片40部、劇情短片228部、紀錄短片63部、動畫短片63部),去(2021)年報名影片則是共計573部(劇情片66部、動畫片2部、紀錄片52部、劇情短片296部、紀錄短片87部、動畫短片70部)。而今年的改編劇本類別僅有兩部入圍,就是評審的決定,這樣的狀況其實也反映出,台灣與其餘電影工業較為發達、健全的國家相比,開發文本、媒介上面,還有許多能夠交流的空間。
也因此,今年張作驥的《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與去年羅卓瑤的《花果飄零》單項入圍最佳導演的狀況再度疊合。而今年能看見《咒》、《智齒》等片類型上的高度開發,甚至還能夠達成個人風格的展現,是難得之作。
聞天祥繼續表示,當然,曾經報名過金馬獎的作品,就不能重複報名。此外,聞天祥也在記者會上,針對民眾較為關注的獎項,分別解釋評審團的票選過程。
雖然《智齒》曾在去年柏林影展放映,不過《智齒》的正式上映時間是在去年的11月18日,因此,《智齒》其實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報名去年金馬獎,第二個是報名今年金馬獎,不過不能報名明年金馬獎。另一方面,也能看到《白日青春》、《一家子兒咕咕叫》這類往社會底層鑽到靈魂深處的影片。
本屆金馬獎的報名作品,限定於2021年7月1日之後完成,並未報名過金馬獎。《一家子兒咕咕叫》則是透過台灣家庭,因為一隻鴿子而牽起了這家人隱藏的記憶傷痕,而胡智強在片中扮演特別的闖入者角色,構成了這部影片。《白日青春》藉由香港的計程車司機和巴基斯坦難民少年之間的關係,所勾勒而出的浮生相。也因此,以《智齒》的案例來看,去年完成的時間「從寬認定」,以正式上映為主。
聞天祥也特別指出,今年出現大量新銳導演的作品,除了台灣之外,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跨國合製的後起之秀,都有十分亮眼的成績,甚至有些入圍最佳導演的創作者——所謂的非新銳導演,其實也還是新銳戰爭剛結束不久,Kerr老師就穿著海軍制服來到我家門口,而且用流利得驚人的日語問我說:「爸爸在家嗎?」一位直到前幾天還是日本敵國的軍人突然出現在家門口,對年幼的我來說是一件令人害怕的大事。
老師之後雖然轉往柏克萊加州大學進行琉球史研究,但還是持續擔心自己是否會遭到國民黨特務的狙擊。戰爭結束後,老師以駐台副領事的身分重回台灣。
除了Kerr老師,當時美國的政治與歷史學者,幾乎都理所當然地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看待。即使排除萬難終於出版,這本書在各地的圖書館,不是被失蹤就是被損毀,遭遇到國民黨政權爪牙的無情破壞。
我在會議上認識比嘉老師,並從而得知原來Kerr老師和沖繩有著密切關連,而且受到許多沖繩人的敬重。杜武豪醫師後來將此事告訴Kerr 老師,老師因為不想造成杜醫師的困擾,於是從此沒有再和杜醫師聯絡。豐平朝美老師將這些分散的資料目錄記載入〈琉球図書館の歩み〉一文中。在當時那種氣氛下,Kerr 老師最後被迫離開胡佛圖書館的研究所。
日軍雖然在戰爭初期迅速占領南洋多數島嶼,但Kerr老師深知日美兩國的國力懸殊,日軍最後一定會敗北。當時台灣的行政長官陳儀,一面虛應事故地說以後會錄用更多台灣公務人員,會嚴懲取締私菸的警察,而且不會從中國調動援軍來台。
因為美國政府與蔣介石政權有著友好關係,所以所有反對蔣介石的人都被視為是共產主義的同路人而遭受無情迫害。事件發生後,反抗國民政府暴政的人民起義迅速蔓延台灣全島。
老師後來持續從事琉球史的研究,一直到過世。在Kerr老師的所有著作中,《被出賣的台灣》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一本。